攝影轉職導播、導演 將電影創作當作畢生志業
林信良導演早先從事攝影,很喜歡拍攝活動和紀錄影像、扛著攝影機到處拍,後來入行當了節目導播和廣告導演。他有個夢想,希望將來能夠真正創作電影,所以從導播和廣告製作路上,改為創作有敘事性的作品,並且進入台灣藝術大學進修電影碩士,就是為了完成電影創作的畢生志業。
2019年憑藉著《海口》一片意外參加We愛˙第四屆兩岸青年短片大賽,作品獲得優秀獎肯定,並在電影大師交流營時,帶著組員在48小時內完成影片創作,結合拍攝與動畫設計的創意,在上海外灘重新演繹了一場重逢,奪得評委們的青睞,拿下采風獎榮耀。
衝擊夢想的城市˙上海 享受年輕與思想的碰撞
2019年參加We愛第三屆電影大師交流營,是林信良第一次踏足上海。對於他來說,上海是一個極其嚮往的城市,這個城市國際化、漂亮又緊湊,是一個適合衝擊夢想的地方。林信良表示自己蠻享受交流營八天的過程,論壇分享、講師研討會、學員每天晚上的分享討論、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市場交易展會、48小時影片創作等等緊湊的行程,都讓人頗有收穫,玩得很開心。
林信良認為,年輕一輩的創作者都應該要嘗試一下這類型的活動,實際體驗、實際創作、實際交流,創作生涯會有質與量的改變。所以建議未來的We愛入圍青年創作者,在迎新活動中大家可以更活潑一點,更放開自己去交流,不要太過含蓄。另外針對交流營中48小時創作的行程,林信良認為「整合與溝通非常重要。」建議分組創作時,可以每組獨立設置一個小組長,像導師一樣協助學員溝通協調,可以讓作品更不一樣。
身為第三屆We愛交流營中年齡較長的參加者,林信良認為,將自己當成年輕人並歸零,是他和其他青年導演交流的關鍵。年長者有累積的經驗,而年輕人有熱情、天馬行空的想法,自己的熱情或許不見得像他們一樣強大,但是在交流營中重新享受青春,也和年輕導演分享自己的歷程,互相衝撞思想,這對於影像創作來說也是挺好的收穫。
48小時采風拍攝 場景簡單化、故事講好最重要
林信良表示,在前去交流營之前,便已經知道活動中有48小時創作采風的流程,出發前便準備好自己的腳本,再加上拍攝當天有許多的因緣巧合,恰好碰到下雨天、恰好同組員有特別規格的器材、恰好同組員有製作動畫的人才,所以碰撞出「I see you」這個作品。
講到對接下來幾屆參加交流營的青年導演們,關於48小時的采風拍攝,林信良建議「簡單化」,包含場景和故事,都不要想得太複雜。如同「I see you」這部短片,只用了上海外灘一個場景便拍攝完畢,專心講述一個概念或故事即可。
積極交流不是愛現 而是分享彼此所學
對於能否在交流營中發展自己,林信良表示樂觀其成。他認為在交流營中,可以與許多臥虎藏龍之輩互動,許多人都在業界有很好的發展。例如前往交流營的飛機上,他正好與MMA微電影協會的秘書長相鄰而坐,當下便聊起自己的一些拍攝想法和工作室建置進度,獲得對方很好的回饋,甚至在交流營結束後,開啟了一些合作機會。
因年紀差距,在交流營當中林信良較敢發表自己的想法意見,也較積極主動參與交流。他認為主動交流、保持聯繫,這些過程的累積,總有一天會對自己的作品與職涯有所幫助,自己在交流營中就與另一位學員有很多互動,現在成為了自己的工作夥伴。「積極去做,但不是要表現自己有多厲害,而是充分告訴其他人”我是屬於這裡的一份子,我願意在這邊付出我的所學,如果你們也願意分享,我們可以獲得更多。”」林信良說。
台灣年輕創作者 應對自己的作品多抱持自信
在2017到2019年之間,林信良往返兩岸多次,踏遍廈門、武漢、重慶、北京等地,跟各地許多創作團隊深聊,發現其實大家遇到的問題都一樣。大陸的影視工作者對自己的創作內容與風格護衛性很強,主張很堅持、很有自信,這是台灣創作者比較缺少的。台灣創作者普遍認為自己有所不足、比較謙虛,但他認為這不是好事,沒辦法把自己的想法跟外界衝撞,藉此達到全新的認知。他指出自己很喜歡賈樟柯導演的作品,受到影響很多,也表示學習永遠不分地域性。
另外則是市場機制不同,他指出大陸每年會送出十幾位學員至美國派拉蒙影業交流,學習好萊塢的專業技術和製作流程,台灣在這點就少很多,也讓他有點感慨台灣至今仍是走小成本製作的路線。但他補充,近幾年台灣逐漸和國際資金合作,拍出一些不錯的作品,也讓他看到了希望。小市場有自己的玩法,最終還是要拿出好的創作內容,台灣的優勢是創作題材和方式多元不受限,應該好好把握。
疫情影響「危機就是轉機」
近幾個月的疫情影響全球,林信良表示,對業界一定或多或少有影響,比如說室內拍攝,現在就會很怕群聚的危險。不過他表示,相信「不好的時機,其實就是最好的時機」遇到災難時,會發現人性的可貴或可怕,這便可作為下一部創作的題材。
「誰說拍電影一定要好幾千萬?」這是黃朝亮導演給林信良的一個建議。兩百萬能不能拍?這句話給林信良一個的啟示,補助資源不那麼充足的情況下,要知道怎麼拍攝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。片長跟資金多寡不見得成正比,日本片「一屍到底」就是低成本卻大賣的最好例子,內容才是重點。林信良表示,近年來官方單位對影視補助這塊已經越加重視,甚至有人稱之為台劇復興,不過最終還是要大家一起把餅做滿,才是最重要的。
最後林信良講到,參加許多兩岸的電影競賽,他對We愛˙兩岸青年短片大賽『電影大師交流營』的感情很特別。因為他在活動中找到歸屬感,來自各地的年輕導演,大家都有志一同來這裡交流、分享創作經驗。因此特別期許今年的大賽可以更活潑,更吸引年輕人,讓交流更有趣,進而珍惜彼此的緣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