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臺灣青年動畫師林善義,現職設計師,在2019年以《墨緋》動畫作品入圍第三屆We愛.兩岸青年短片大賽,並贏得優秀獎。其極具溫度的設計能力,被本屆大賽主辦單位相中,開啟設計本屆賽事主視覺的新一段We愛情緣。
動畫作品受We愛歡迎嗎?
手繪動畫創作表現得出溫度嗎?
斜槓動畫師眼中的動畫產業前景廣闊嗎?
We愛主視覺設計者傾情告白寄語……

交流碰撞激發自省 朝「務實的築夢者」之路前進
透過第三屆We愛為期一周的交流活動,與其他青年創作者一起上課、一起創作,一起感受上海城市的活力。林善義看見了每個人對愛闡釋方式的差異,每位元創作者對生活觀察方式的不同,提醒自己觀察生活中更細微的事情。
第三屆是歷屆最多動畫作品得獎的一屆。林善義說,看了不同類型的動畫作品(例如逐格動畫),覺得自己有很多要精進的地方。以自身而言,風格和喜好比較偏向背景插畫場景,人物繪畫是比較弱的地方。目前也找一些業界老師,利用一對一教學的課程來補強,同步鑽研專業書籍學習。不管是畫面營造、劇本發想等等,交流後更刺激自己去鑽研創作,讓作品變得更好。
提升自我 放眼世界
對於大陸的動畫產業,林善義表示,從四、五年前開始,大陸的動畫IP有比較大量的產出,例如傳統作品《封神榜》、或取材自山海經的《大魚海棠》。以前大陸的作品比較偏向學習日本風格,但近年來大陸作品開始更有企圖心,結合自身文化內容與表達方式,開始走向世界。啟發自己在未來動畫創作中,還是要結合自身文化跟想法,才能創作出擁有個人風格的作品。
對於大陸動畫的產業前景,林善義樂觀看待。除了動畫技術一直提升以外,以前大陸作品比較專注在內地經營,現在開始對外輸出,讓世界看到他們的作品,所以很期待市場發展,有機會也想與大陸動畫創作者合作。

24小時采風短片潛力噴發 手繪情感溫度暖透評審
We愛賽事除了交流活動與頒獎以外,還有一項重頭戲堪稱「拍片駭客松」的采風拍攝活動,每組都必須在48小時內完成一部3分鐘短片。
林善義說,因為自己專長是動畫創作,對拍攝其實不熟悉,所以主動挑選了剪接的工作,也因為動畫專長,因此大家決定把比較情感面的畫面融入動畫創作,來為作品加分。
林善義回憶,當時因為時間壓力讓後制遇到很大挑戰。因為動畫一秒需要12張圖,於是當時策略以畫線稿為主,用手繪的溫度感表現情感流動,最後成功在半天內產出作品。雖然回想起來是一段很硬的創作過程,但到現在還能記得當時情境,更開心作品最後獲得采風獎殊榮。


操刀本屆主視覺 以「愛」為核心 以「雲」作通道
關於獲本屆大賽官方邀請,負責設計主視覺,林善義說,在交流營過後,自己更認真鑽研繪畫的技術,也開始在社群平臺上發表作品,剛好被大賽主辦單位注意到,特別感謝We愛邀請合作設計本屆大賽的活動主視覺。
談到第五屆大賽的主視覺設計概念,林善義決定以We愛的活動核心「愛」為出發,同時要呈現兩岸創作者的互動交流。因為疫情的關係,今年兩岸創作者只能透過網路雲端作為互相交流的通道,因此「雲」在主視覺中也是主要元素,連結著臺北與上海的地標『101大樓與東方明珠』,呈現疫情之下,仍能透過雲端聯繫彼此,互相交流。

過來人經驗談 動畫創作者更要當時間管理大師
以動畫製作來說,時間是最寶貴的。林善義看過很多學生的作品主題很棒、畫功也很好,但最後卻因為製作時間不夠,沒辦法參賽,或更糟的是作品無法完成、畢不了業。
林善義認為,在學習階段,除了技術以外,更重要的是時間管理,妥善規劃進度並且落實。另外也建議創作者,如果想要讓作品更好,要更有團隊向心力,譬如一起觀看動畫作品,一起討論。

斜槓創作人生要走更遠 期許與We愛一同成長
對於自己的創作之路,林善義訂下幾個目標。短期目標是,在工作上扮演好角色,不斷精進能力。中期目標,透過社群經營,不斷發表作品,讓更多人看見,發展個人IP。最終目標,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,希望能導一部動畫長片。

We愛告白寄語
對We愛的活動設計,身為動畫人的林善義也建議,賽制上可以考慮為動畫設置一個專門獎項。另外,每一屆都會發佈的主題訂製片,目前都是用實拍方式製作,若能用動畫結合,就像采風拍攝的經驗,或許可以迸出不一樣的火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