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力生活 謙卑創作–劉子端導演

劉子端導演是We愛第一屆入圍的大學長,一直在影視圈工作與發展。《小明的學習單》這部作品是他久違的獨立創作,由We愛主辦方滬測公司推薦至上海國際電影節參賽,有幸入圍短視頻單元前20名單,並受邀到上海參加系列活動,與大陸青年創作者互相交流學習。參加完上影節的活動後,我們特別邀請子端導演分享這一路來的心路歷程與收穫。

《小明的學習單》創作歷程

開始成立工作室之後,為了求生存,要談『創作』或執導作品,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常要有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狀態,而創作《小明的學習單》這部作品,對我而言就很符合這樣的狀態。
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滿奇幻的。因為翻開那年的行事曆,工作安排滿檔,各種進行中的、前製的、後期的執行工作,沒想到就剛好有一週多的空檔,而那種空檔還是有工作,只是單純沒有外出拍攝,或與客戶開會。
那陣子剛好跟朋友聊到某個短片競賽;又在那幾天的某個晚上洗澡時,想到了一個點子;趕緊跟朋友與同事分享,作品的故事大概就是現在大家看到影片內容。創作當下的狀況,就像電線走火似的一發不可收拾。沒人提出質疑,也沒人覺得不可行,時常合作的工作夥伴們,時間又能完全配合,那就Just do it呀~

走過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心得

對於一個非科班出來的我來說,真的很珍惜每次入圍影展與參與影展的機會。今年很開心能夠參與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短視頻單元,很榮幸能成為50進20名的入圍作品之一,參加了短視頻單元的系列活動、觀摩金爵獎頒獎典禮、紅毯儀式等行程。
入圍上影節短視頻單元這件事情還真的有點意外。作品是2022年報名的,隨著當時上影節臨時喊停,慢慢就淡忘這件事情,也默默以為就是石沈大海被刷掉了。直到5月某一天,信件跳出入圍通知才喚起記憶,甚至有點疑惑,等資訊真的被大腦吸收後才發現『哇!原來真的入圍了!算是對於自己創作的肯定吧。』有時候還是需要有一點創作成績給身邊的人與客戶知曉,不然過去的案子,有時候就真的只是個『案子』。
再次踏上上海的土地,感覺非常的奇妙。因為前一次離開上海,剛好是參與一個案子,在疫情大爆發前回到台灣,之後就沒有機會再來到大陸了。這次活動期間,認識不少來自各地的青年創作者,與他們和導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,吸收不同的專業知識,更重要的是一些看事情的觀點與不同經驗的交流,在看到別人長處的同時,也檢視自己的短處,虛心接受與檢討,廣闊自己的視野。
我相信每一趟影展都是不虛此行的,它就如同養份滋養著創作者,在創作這條艱難的路上前進。以前跟同事開玩笑說『或許以後我們可以靠作品或工作環遊世界吧?』果然心有願力,不是壞事,無形中願望是會達成的,我想這就是一種吸引力法則吧!

因為We愛成就創作夢想

感謝We愛影展依禾姊的協助,如果沒有他們協助投遞作品給影展,我可能也沒有這次的機會能夠再次來到上海。想起人生第一次到上海參加影展的時刻,也是因為We愛影展的機會,沒想到緣分就是這樣的奇妙。不得不佩服依禾姐與We愛這些年來的堅持,努力讓每個創作者都有被看見的機會。
講個比較誇張的話,如果沒有在大學那年參加We愛影展,認識了一群好朋友,或許就沒辦法成就今天這樣的我了吧!所以又能透過這次上影節的機會,與依禾姐以及六年前參加影展認識的上海朋友們,再一次在上海見面吃飯,在經歷疫情這三年的封控,這次的相聚更是難得可貴。

想感謝的人很多

上天是一定要感謝的!畢竟我前面說到天時、地利與人和。
人的部分,首要感謝的就是我的父母親,特別是母親。因為《小明的學習單》的故事原型,就是剛好在那個空檔的一週,遇到華人傳統文化的中元節,那時看到母親對外婆的思念,成了我發想這個故事的靈感。想起外婆臨走前,母親日夜的陪伴,以及過世多年後,依舊惦記外婆的心情,也想到不管我們長得多大,永遠是父母的小孩的概念,希望透過風趣與天真的手法,讓回憶變得不再傷感。
第二,感謝那些願意為劇本給予意見與指點的朋友。很多的建議都是養份,讓劇本往更好的方向發展。
第三,感謝公共電視。當初如果沒有公視台語台的比賽,我可能就還沈淪在工作的水深火熱,與經濟壓力的死胡同中,更要感謝評委對於本片的肯定,不僅僅是作品本身,更是對於團隊心血的認可。
最重要的是要謝謝我的同事們與劇組人員,特別是副導涵方與製片怡樺。因為有副導的逼迫與製片讓我在工作上的安心,他們讓我可以暫時脫離案子,把心思完全放在創作上。而劇組人員就不用說了,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小明這支影片的誕生。故事很多,我也沒辦法在這邊跟大家一一分享這些故事。
最後感謝喜歡這支影片的觀眾們,也感謝公視舉辦了這個比賽,台語、母語、方言,這些與土地聲聲一起發展與生長的語言,真的不能忘。根在哪?就藏在那一字一句裡。

給後輩的話

『哈哈!我都不敢說是自己前輩,只能說入行比較早、年資比較高,但我可不敢說懂得一定比較多。』因為從入行後,就發現永遠有學不完的東西,彷彿一直在追逐科技的腳步、日新月異的技術、雨後春筍的平台,都是許許多多的機會,讓大家能夠一展長才。如果真要我說點什麼的話,我會說『用力生活吧!因為那就是創作的養份與種子,而創作是謙卑的,因為它都是你對於過往的所有情緒與記憶的挖掘,只有虛心討教,它才會真誠的回應你。』共勉。
(照片來自劉子端導演、上海國際電影節)

Share This Post
Leave a Comment